close

TC.jpg

【上圖為美國運通(American Express)發行的美金旅行支票樣張,是最常見的旅行支票之一。圖擷取自網路。】

暑假到了,到銀行外匯櫃台結匯、準備出國旅行的人潮絡繹不絕;「什麼是旅行支票/旅支?怎麼買?怎麼使用?」一類的問題,也是顧客常有的疑問。

旅行支票(Traveler's Cheque,TC)是一種由銀行發行,兼具便利性與安全性的支付工具。它長得就像本文最頂端的圖片那樣,正面標示幣別、面額(50元/100元…)、簽字用的上下橫線、支票號碼…等資訊。

為什麼說它能兼顧便利性與安全性呢?要說便利,它的使用方式和同幣別的現金大致上相同,在購物付帳的時候交給結帳人員即可。假如商家願意收取旅行支票(這 是很重要的前提,有些幣別的旅支流動性較不那麼廣),則它等同於同面額的現金──買了五毛錢的東西、拿出$100的旅支付帳,店員會找回$99.5。

那為什麼又特別提它的安全性呢?旅途畢竟不永遠順利,萬一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被扒了錢包,現金掉了就是掉了,一翻兩瞪眼;然而旅行支票設計有簽字、票號, 萬一遺失了,發行銀行接受原持有者掛失、申請補發,雖然免不得支出一點小小手續費,但總算是能避免大筆金錢化為烏有,算是花小錢買心安囉。

此外,銀行發售外幣現鈔,採用的是現金匯率(不瞭解我在說什麼的,可以參考這些文章:匯率板怎麼看啊,好複雜哦?、為什麼我從外幣存摺領現鈔,要付「手續費」?上篇下篇);但發售旅行支票,採用的是即期匯率,只收很微薄的手續費(約在台幣100至300元之譜,看各銀行規範)。結購量大的時候,價差不小,想省錢的旅人可以敲敲計算機、看看怎樣才划算。


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 以下這一段很重要,其他不看沒關係,請一定要把這一段看進去! 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
在買到旅行支票之後,欲使用者必須立刻在頂端的橫線上簽名(也就是本文最上方的圖裡, 「上面」的那個簽名字樣,俗稱「上簽」或「初簽」);在要使用時,當著收受者(店員)的面,在底端的橫線上簽名(也就是本文最上方的圖裡,「下面」的那個 簽名字樣,俗稱「下簽」或「複簽」)。收受者核對兩個簽名相符,才會收受旅支來兌現。

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 以上這一段很重要,其他不看沒關係,請一定要把這一段看進去! 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



國內各銀行多有代售旅行支票,又有美金、歐元、英鎊、澳幣、加拿大幣等不同幣種;也有銀行提供線上購買旅支、機場領取(如台灣銀行的線上結匯服務)。若是長期旅行、需要較多旅費,卻又不放心帶太多現金在身邊,旅行支票誠然是個還不錯的選擇。有興趣進一步瞭解的,個人推薦美國運通旅行支票網站,提供大家參考。




OK。以上,是前言。

沒錯,你正在閱讀的是一篇包裝成外匯小常識、實際上是滿心憤怒、不得不噴發的怨念文。如果你對銀行員的怨念沒興趣,那在這裡可以直接按右上角的小叉叉了(默)。



正如前文所說的,旅行支票是一種銀行(而非政府)發行的支付工具。工具是給人用的,在用之前要請大家千萬千萬記住兩個重點:

1. 工具有它**既定的用法**。不知道怎麼用,請問人或查資料。你要很有創意地發明自己的用法,就要有那個尻倉去接受烙賽(他人不接受你的用法)的可能性。

2. 既然是銀行而非政府發行的支付工具,商家(含銀行)並沒有義務一定要接受你的旅行支票付款。



今天中午,有一隻雄性尼安德塔人坐在同事K的櫃台前面,掏出幾張完全空白、沒有上簽、也沒有下簽的旅行支票,硬要同事K立刻兌現給他。

同事K婉言相告,「先生,不好意思,完全空白的旅行支票沒辦法兌現,因為我們沒辦法100%確認您是原持有人……比方說,如果是您撿到完全空白的旅行支票,拿來兌現,那不是對原持有人很沒保障嗎?」

不說還好,一說炸鍋。尼安德塔人立刻表演得既震驚又憤怒:「妳說什麼?我撿別人的旅行支票?妳敢說這是撿來的?我告妳公然侮辱!」

自此,任前排經辦、後排主管好說歹說、鞠躬道歉,尼安德塔人完全進入自己的小宇宙,不斷在「公然侮辱」、「國民具有人格權」、「保留法律追訴權」這幾個辭 上大作文章。退一步請他提示購買證明,他咆哮「我有、放在家裡沒帶,沒帶就不能換是不是?誰規定的?你們分明就是刁難我!」,叫囂「我不換了,還我!我絕 不會跟你們善罷干休!你們就要為了這沒多少錢的旅行支票、把我氣成這個樣子!」、「我是xxx(某財政金融體系高級政務官)的好朋友!」、「我是大學教 授!」,從我默默離開出門買午餐、到提著咖啡和饅頭回來,他還在櫃台前面指手畫腳;專心聽訓的人除了可憐的同事K、義氣相挺的襄理C之外,還有莫名其妙躺 著也中槍的經理,只能道歉道歉再道歉。

前兩天才看到部落客馬克的名言:「不羞辱你也不付錢的叫過客,不羞辱你就付錢的叫貴客,羞辱你但會付錢的叫恩客,羞辱你而且又不付錢的那就是澳客!」這位澳味濃得無以復加的 教授 叫獸(無誤)在櫃台大展神威,一口子一個熱騰騰的「公然侮辱」、「保留法律追訴權」,老娘一句「這位先生,您是不是連續劇看太多」湧到喉嚨口又硬生生吞回去……

……是嗎?這就是所謂服務業的精神嗎?任理屈氣壯的自大狂在工作場合耀武揚威,明明沒有錯的櫃員非要卑躬屈膝?

是,我還沒有想到、調整出比較中庸的心態和身段,來應付這種完全沒有理智可言的咖。但我深深認為,身為一個必須在公司利潤、作業風險、顧客滿意這三端之間 走鋼索的銀行櫃員,最重要的基本態度就是「腰桿要軟,但脊樑要直」!我願意為解說不明所造成的誤會道歉、嘗試用其他方法解釋業務的規範和侷限、在可能的範 圍內盡量讓顧客滿意;但我堅持該堅持的規範,沒有錯!即使是這樣而被客訴,我願意!

匯率牌告板
【圖一:匯率牌告板。照片取自dawnaids在背包客棧發表的〈出走印尼19天〉,謹致謝忱】


話說,從我坐在外匯櫃台以來,幾乎每天都會碰到可愛的顧客,痴痴望著匯率牌告板,一臉茫然。回想起剛學外匯,學姊把著我手,從角分點是什麼開始教起,轉眼間也快三年了啊……當年的我,想必比現在的顧客看來更嫩呆吧(傻笑)。

好吧,廢話不多說,來聊聊在不少人眼中像是有字天書的匯率牌告板,到底是在寫什麼。

所謂的匯率,指的是兩種貨幣之間互相兌換的比例。現在的各銀行通常都會有類似本文最頂端的那種電子告示板,目的是對進門的顧客公告:「哈囉!各位捧油!我們家現在買賣各種外幣,是這個價錢喔」。

把各種外幣想像成銀行拿出來賣的商品吧(事實上它們也的確是)!

匯率,就是這些商品的價格。只要是人在台灣,在銀行看到的這些匯率都以新台幣為基礎~也就是說,標價是用新台幣表示的。

舉例而言,我們說美元匯率是30.78的時候,指的是「1元美金的價格,是新台幣30.78元」的意思。

OK。不過匯率牌告可沒這麼簡單,一條匯率通到底。一般銀行的牌告,至少會有四種類別:現金買入、現金賣出;即期買入、即期賣出。咱們來看一下台灣銀行網銀的牌告匯率頁面擷圖:


網路匯率牌告
【圖二:台銀網路銀行的牌告匯率擷圖】


其中,「現金匯率」和「即期匯率」的分別,最簡單的分法是:只要你在整個過程中,手有摸到外幣的鈔票(……喂!那個用鑷子夾鈔票的!你畫錯重點了!),那就適用「現金匯率」。其他的,通通適用「即期匯率」。

而「賣出」和「買入」是怎麼分的呢?老話一句,把外幣當成貨品你就明白啦。要從銀行的角度來看喔!「賣出」就是銀行把貨(外幣)賣給客人的價格,「買入」則剛好相反,是銀行跟客人買回外幣的價格。

把「即期/現金」、「買入/賣出」這兩大類,個別攙和在一起做瀨尿牛……呃,是配合在一起,就會出現上述的四種匯率囉。來想一想,以下的情況,該用哪一種匯率來計算需要收/付多少新台幣?

1. 哇哈哈哈哈年底到了,老娘要把特休全部休光光,去香港shopping到血流成河!來去銀行換一些港幣現鈔好了……

2. 女兒申請到MIT耶,讚!怕她一個年輕女生出國帶那麼多現金、既危險、掉了又很麻煩,幫她買點美金的旅行支票來備用。

3. 死黨在日本念書念一念居然決定嫁給木村肚臍(?)…,沒錢買機票去日本喝喜酒,買張日幣的匯票(cheque)寄去當禮金,禮輕情意重:)

4. 想買新車但是缺頭期款……嗯,現在澳幣匯率好像不錯,來把外匯存摺裡存的澳幣都賣掉~

5. 去參觀世博沒想到排隊排到腳軟,本來要買的紀念品也乾脆放棄了。剩那麼多人民幣現金放著也沒用,中午吃飯的時候去換回台幣吧。

6. 託人在英國替我採購Burberry的清倉大拍賣(←真的有這種東西嗎?),他要求我先電匯英鎊到他在英國銀行的戶頭裡。


答案分別是 1.港幣現金賣出 2.美金即期賣出 3.日圓即期賣出 4.澳幣即期買入 5.人民幣現金買入 6.英鎊即期賣出。

嗯,不難嘛齁?

現在大家都會看匯率牌告板啦(轉圈灑小花)……(謎:妳到底在得意什麼,這並不是什麼很了不起的事吧)。那麼,下次我們來聊聊,什麼時候這個超明確的「現金」和「即期」匯率的分類,會開始打一團迷糊仗……



我打算把一些在櫃台常常碰到顧客問的問題,寫成簡單容易瞭解的答客問。

這篇是我的第一個小嘗試,不是很成熟,假如有外匯前輩或者是有興趣的顧客願意提出指教,超級超級歡迎喔!:) 另外,如果有這種到銀行辦外匯的問題,也歡迎留言提問,在我能力許可的範圍內會盡量回答大家的問題。

 

為什麼我從外幣存摺領現鈔,要付「手續費」(上篇)裡,我們提到這個「手續費」其實是即期匯率和現金匯率的差價。接下來來聊聊這個差價究竟要怎麼算。想當然耳,這一篇會包含一些瑣碎的計算細節;假如不想太花功夫鑽研這些枝微末節的朋友,可以跳過。

接下來是正文開始之前的警語和自白(咦?)XD

本文談到的計算方式,以敝公司截至目前(2010年11月)為止的規範為標準。但是!各間銀行開門作生意,當然會有各自的規範;請不要拿著逼歐踢的劍(規範)去斬別人家的櫃員:「人家我在x銀都可以怎樣怎樣,為什麼你們不可以?」(註一)。如果您打算到您經常往來的銀行、從外幣存摺提領外幣現鈔的話,敬請事先詢問該銀行的外匯經辦「匯差要怎麼貼補」,以免造成雙方的誤會或不愉快。:)

好,以上報告完畢。還沒有被無聊死的朋友,我們正題要開始囉。

先看看這張圖(我知道很醜,大家忍耐點):

匯差.jpg
【圖一:匯率間的差價-以BOT牌告美金匯率為例】

即期賣出、即期買入、現金賣出、現金買入四種匯率,很直覺的可以這樣理解:匯率既然是價格,銀行當然會用比較貴的價格賣給顧客;而要跟顧客買回的時候,開的價自然比較差。再加上前文提過、外幣現鈔的種種風險,所以匯率們是照圖一的順序來排列的,也就是:

現金賣出匯率 > 即期賣出匯率 > 即期買入匯率 > 現金買入匯率。

就BOT的美金牌告而言,四個匯率之間的差價分別是0.142、0.1、0.3,即如圖所示。匯率像月亮,初一十五不一樣(註二);但匯率的差價嘛,大致 來說是固定的。也就是說,您初一一大早九點衝進來看第一盤,現金賣出和即期賣出間的差價是0.142;十五號下午三點半硬擠進門來看彭神(註三)是不是又 在拉尾盤,現金賣出和即期賣出間的差價還是0.142。

重點來了:這意味著,假使有一天您要從存摺裡領出美金現鈔,每1元的美金,您要補的匯差,大致固定是新台幣0.142元。所以囉!領1000元美金現鈔, 需補的匯差當然就是1,000 x 0.142 = 142(新台幣);至少收100元(也就是,匯差未滿100元的時候,還是收100元喔)。不會因為時間過去、匯率漲跌,而影響這個要補的差價(註四)。

我們舉個例子來反面解釋好了。來參考下面的牌告:

賣出.jpg
【圖二:賣出匯率】

A先生希望睡在錢香味中,打算換十萬元美金現鈔來墊枕頭。依正常來說,他要花掉多少新台幣才能換十萬「美金現鈔」呢?答案是100,000 x 30.322 = 3,032,200(新台幣)。

然而,A先生A錢經驗豐富,他的作法是這樣的:先買十萬美金存在他的外匯存摺裡。這時適用「即期賣出」的匯率,所以他一共花了100,000 x 30.18 = 3,018,000(新台幣)。然後,他轉個身戴上墨鏡穿上風衣,馬上把這十萬美金「領現鈔」出來。神經粗如海底電纜的櫃員兔忘記請他補匯差,於是,A先 生現省了3,032,200 - 3,018,000 = 14,200(新台幣)的匯差,現鈔風險全由銀行買單。

各位覺得,奸險(?)的銀行業可能放任這種情況一再發生嗎?(謎:保安!保安!有人這樣錢洗了再洗、洗了再洗的嗎?XD)更別說假如配合適當的匯率波段操作,很有可能藉此套利……不是省錢而已,是真正的套到利潤。

所以,下回大家到銀行想要從外匯存摺裡領出現鈔,除了作好補匯差的心理準備之外,也可以大略算一算要補多少錢。

再來個問題考考大家:所以,假如A先生的老婆A太太嫌錢臭、不想抱著它們睡覺,硬逼老公把這十萬美金現鈔存回外匯存摺裡去。請問,A先生要貼補的匯差,又該怎麼算?(提領有匯差,回存當然也有唷!)

*

註一:
「人家我在x銀都可以怎樣怎樣,為什麼你們不可以?」之類,是我在櫃台第二痛恨的屁話(抱歉我很粗魯),厭惡的程度大概僅次於「叫你們經理出來」這種標準 澳客放的超級無雙技。身在服務業,我們當然不可以跟顧客說「既然x銀可以、那你去x銀辦啊」這種賭氣話,但銀行就像商店,各有各的特色和利基;拿這種別人 家的規定或優惠、硬要拗這一家的經辦比照辦理,說得白一點:你當銀行是你家開的,你說啥就算啥嗎?超沒禮貌(關電視)。

註二:
匯率不只初一十五不一樣,就算在同一天當中,牌告匯率也隨時會變動。看看台銀的利率匯率布告, 選左邊「歷史匯率」→單一幣別歷史匯率查詢 的「最近一個營業日」,按查詢。可以看到您選擇的幣別,當天匯率變動了多少次、每一次又各掛多少。市場資金情勢比較亂的時候,一天掛六七十盤也是可能的。 唉,有些顧客在匯率這件事的胡攪歪纏,實在值得另外寫一篇文章來吐吐苦水:p

註三:
那個,彭神就是咱們的央行總裁彭淮南大人。XD

註四:
換句話說,其實大家可以考慮一點:假如在外幣匯率相對低點去買一些存在存摺裡,未來即使是補匯差,也有可能是比較划算的喔!(聽得懂為什麼嗎?聽不懂再留言問我好啦X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歐巴珊手繪設計 的頭像
    歐巴珊手繪設計

    珊珊的時尚日記shanshan330.pixnet.net --夢想清單

    歐巴珊手繪設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